June 19, 2013
在《浪遊之歌 – 走路的歷史》一書當中,Rebecca Solnit 試圖釐清「行走」在不同時期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古希臘建築將「走路」示為一種「社交」和「語言」的行為,而Solnit認為「行走的歷史是一種業餘性質的歷史,就像行路本身是一項業餘的行為一樣」。
「行走」這件事情,連結了個人的小宇宙跟公領域的大宇宙:我們走在公領域中(道路、公園、提防、田間、馬路),我們藉由雙腳的前進踏步與世界接合。 我們邊走路邊發呆、邊走路邊想事情,我們的眼光思緒隨意漫遊,而這看似自由的感觀意識與想像力,卻又是被走路時的節奏和路徑所影響。
英國地景藝術家...
June 6, 2013
波特來爾在被常被用來定義「漫遊者」(flâneur)的段落裡寫道:
「群眾是他的領域,就像空氣是鳥的領域、水是魚的領域一樣,」
「他的熱情和職業是沒入群眾。對完美的懶惰者、熱情的觀察者而言,在群眾、人潮、喧鬧、變動裡建立家是極大的快樂。遠離家而處處為家…」
《Alter Bahnhof Video Walk》中文直譯為《舊火車站漫遊》,是加拿大藝術家Janet Cardiff 在2012德國文件展13(dOCUMENTA13)的影像裝置作品。
觀者首先需要領取一台iPod Touch。戴上耳機之後,藝術家會透過iPod Touc...
Please reload
Featured Posts
Please reload
Recent Posts
August 10, 2014
August 4, 2014
July 24, 2014
July 17, 2014
June 24, 2014
July 24, 2013
July 24, 2013
June 19, 2013
June 11, 2013
June 6, 2013
Please reload
Archive
Search By Tags
Please reload